昆明學院的管老師在職期間向學校申請到中國財經政法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校方同意后提出條件:昆明學院拿出公費讓管老師攻讀博士,但拿到博士學位后,必須回到昆明學院工作8年,否則將賠償學校支付的各種費用。管老師拿到博士學位后,回到昆明學院工作了1年,便向昆明學院申請調離。校方開出為他支付的各種費用共計24.9萬余元,管老師賠償這些費用后,離開了昆明學院。后來,管老師認為,校方為他讀博士應當花費了8萬余元,便向仲裁委申請校方返還16萬余元培訓費。1月31日,仲裁委開庭審理了10分鐘左右,發現申請材料的簽字并非管老師本人所寫,便建議撤訴重新立案。昆明學院的管老師在職期間向學校申請到中國財經政法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校方同意后提出條件:昆明學院拿出公費讓管老師攻讀博士,但拿到博士
拿到博士學位就跳槽
今年43歲的管老師,曾是昆明學院的一位講師,教財政學課程。1999年,24歲的他從云南財經大學畢業后進入到昆明學院執教。
2013年,管老師填寫了“昆明學院教師進修費用申請表”,申請到中國財經政法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管老師與昆明學院簽訂了一份進修培養協議,協議規定:管老師取得學歷、學位證后,必須在昆明學院工作8年,不滿8年要求調動(含辭職、離職、解聘)的,則需賠償昆明學院為其進修支付的全部費用以及在學習期間享受的工資、福利、校內津貼,還要賠償違約金2萬元。否則,學校有權拒絕辦理相關手續。
2015年12月,管老師經過3年的進修,成功取得了中國財經政法大學博士學位。
2016年12月,剛好學成歸來1年,他就向昆明學院遞交了工作調動申請。在申請中,管老師說:他想回到自己的母校工作——云南財經大學,并適時爭取母校的博士后學位,為以后出國深造做準備。
對此,昆明學院多次找到管老師溝通竭力挽留。
申請返還16余萬培訓費
由于管老師堅持要調走,昆明學院按照當初協議的約定,給管老師列了一個歸還款項的清單。其中包括所發的工資、津貼和生活補助、違約金、進修期間的差旅及住宿費、扣除的課酬共計24.9萬余元。之后,他將24.9萬余元賠償給了昆明學院。
今年1月3日,管老師向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仲裁,管老師認為,2016年12月,昆明學院要他賠償24.9萬余元,他對此有異議,他認為昆明學院支付的培訓費應該是8萬余元,剩余的16萬余元昆明學院應當返還給他。
昆明學院則堅持認為:校方為管老師讀博士支付了24.9萬余元,不應該再返還,而且管老師調動時,已簽字確認了金額,且已經賠償給學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