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金融 >

        阿里巴巴全財年業績凈利潤大幅下滑,低于市場預期

        2020-05-25 15:24:45 來源: 美股研究社

        阿里巴巴公布了2020財年Q4及全財年業績報告。從財報來看,阿里巴巴全年營收突破萬億美元且凈利潤超預期。Q4營收依舊保持了整體增長,超出市

        阿里巴巴公布了2020財年Q4及全財年業績報告。從財報來看,阿里巴巴全年營收突破萬億美元且凈利潤超預期。Q4營收依舊保持了整體增長,超出市場預期,但凈利潤大幅下滑,低于市場預期。

        據美股研究社調查顯示,財報公布后,阿里巴巴盤前股價上漲0.3%,隨后轉跌,盤前跌幅擴大至4.26%。美東時間周五,以5.87%的跌幅收盤,報199.70美元。

        就目前來看,阿里巴巴的整體營收依然是增長趨勢,且隨著阿里巴巴在云計算領域的不斷突破及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加碼,使得阿里生態版圖愈發完善。但諸如云計算、數字娛樂這樣的業務雖然能夠保持不錯的增長,短期內卻仍然無法帶來明顯的利潤。

        盡管阿里巴巴2020財年的業績表現依舊穩健,但基于Q4的財報數據,外界可能已經注意到了一點,那就是營收增速的進一步放緩以及凈利潤的大幅下滑。要知道,在同樣的環境下,競爭對手京東在一季度取得了逆勢增長。這不禁讓人反問,造成這樣的局面,阿里巴巴這個互聯網電商巨頭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在當今的生態版圖下,它又在承受著怎樣的危機?美股研究社將結合這份最新財報進行解讀。

        Q4營收增速放緩至22% 凈利潤同比下滑88%

        財報顯示,第四財季,阿里巴巴營收1143.1億元人民幣,高于市場預期的1070.4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的935億元增長22%。歸屬于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31.62億元,同比下降88%,低于市場預期的160.85億元。

        從業務營收來看,季度內,核心商業營收938.65億元,同比增長19%;云計算營收122.17億,同比增長58%;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營收為59.44億,同比增長5%;創新業務及其他收入為22.88億,同比增長90%。

        2020財年營收5097.11億元,超出市場預期的5032.6億元,2019財年為3768.44億元。2020財年凈利潤1492.63億元,超出市場預期的1452.2億元,2019財年為87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消費型商業業務GMV達人民幣7.053萬億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平臺銷售過1萬億美元的公司,對阿里巴巴來說是歷史性的里程碑。

        盡管如此,但也沒能掩飾住阿里巴巴這份財報的艱難。營收上來講,Q4阿里巴巴創下自上市以來的最慢營收增速。Q3的這一數據為38%,Q2為40%。反觀競爭對手京東卻在一季度備受挑戰的大環境下營收依舊保持了20.7%的增速,環比上個季度的26.6%,并不像阿里巴巴這般放緩。這是為何?

        今年一季度,在疫情的沖擊下,受商流和物流中斷影響,使得淘寶和天貓的銷售額整體有所縮減,這從電商業務同比增長增速放緩中,便可以看出幾分端倪。上個季度中,阿里巴巴的核心電商業務增速為38%,本季度電商業務的增速僅維持在19%,再次創下上市以來最低增速。核心電商在第四財季的營收成為全財年中最少的一次,這也是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的現象。其它三個財季營收分別為995.44億元,1012.20億元和1414.75億元。

        作為阿里巴巴利潤率最高的業務部門,營收的下滑自然也就會對公司的整體利潤造成了一些影響。第四財季,阿里巴巴的核心電商業務利潤率也創下上市以來新低到30%,利潤只錄得281.26億元,去年同期為274.84億元,但利潤率還能維持到34.8%。這表明阿里巴巴核心電商陷入增長困境的同時,也沒以前那么賺錢了。

        至于核心業務增速的放緩,究其根本原因,與阿里沒有完善的物流體系有關。京東憑借著京東物流在一季度物流公司中斷的大環境下,依舊能維持自身電商業務的正常運轉,一季度京東的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的增長近54%。這也是阿里巴巴在第四財季,核心電商業務創下不少新低的關鍵原因所在。通過財報,阿里巴巴奇特業務同樣潛藏著不少危機。

        業務挑戰加劇 阿里暗藏危機

        核心電商業務縮水后,阿里巴巴的其他業務表現如何呢?

        1、本地生活服務同比下滑8% 虎狼環伺之下壓力不小

        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包括餓了么、口碑和飛豬等。在疫情的影響下,餐飲商戶及本地生活服務商戶大規模停業,阿里這一業務到底是沒能抗住沖擊。Q4阿里本地生活服務的收入48.41億元,同比下滑8%。

        不過,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中的資源和技術正在為本地生活服務業務賦能。阿里巴巴透露,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和季度中,有超過40%的外賣新用戶來自支付寶,本地生活服務也逐漸成為阿里巴巴生態板圖中的重要一環。

        從競爭層面來看,以外賣為例。餓了么口碑的強勁對手,美團今年一季度的外賣業務增長強勁,交易金額同比增長38.9%至3927億元。日前,美團表示其配送的下階段目標服務10億消費者。目前,美團覆蓋了約4.5億消費者。不但要在用戶的年齡階段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在外賣品類上海英不局限在送餐領域。疫情期間,美團生活必需品訂單在疫情期間暴增400%,慢性病處方藥增長了236%。

        同時,美團還表示,將數字化助力1000萬家門店,提供20萬個深度配送解決方案,并且繼續向社會開放提供300萬個就業崗位。據日前競爭對手美團發布了《2020美團配送抗擊新冠疫情行動報告》顯示,疫情期間美團全國無接觸配送訂單占比89%,并在全國范圍內投入了1000臺智能餐飲柜。隨著美團在外賣業務上的持續加碼,勢必對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構成更大的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也入局了外賣領域,順豐本身擁有配送能力,并且順豐快遞業務的企業用戶群體龐大,更容易形成客戶粘性。而且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餐飲配送經驗,包括此前負責配送瑞幸咖啡,是在原有的業務上做了一個延伸,順豐的先天優勢和基礎比其他企業強很多。這意味著由美團、餓了么“兩強爭鋒”的外賣市場,未來可能會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

        財報還顯示,季度內,線上購買對盒馬GMV的貢獻占比也達到約60%,同比去年提升10個百分點。受疫情影響,很多商超零售企業在一季度都獲得了意外的增長,但隨著疫情的好轉,這種高增長不見得會可持續。而且,受整個生鮮零售行業受疫情訂單大幅增加的鼓勵,很多生鮮零售企業以及商超企業,在今年選擇逆勢擴展,這使得盒馬鮮生的競爭在加大。比如叮咚買菜最近進入北京市場;合肥的生鮮傳奇開始進軍全國市場;2019年底完成新一輪融資的錢大媽,于2020年3月在疫情中心武漢開出了當地第一家門店,繼續擴張進入新的城市。

        2、

        Q4優酷和UC的廣告收入以及阿里影業的整體收入受疫情影響較大。財報來看,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營收為59.44億,同比增長5%。結合目前的行業來看,整體數字娛樂業務后續面臨的增長壓力依然很大。

        目前為止,不論是優酷、UC瀏覽器、淘票票等都還未找到可持續的盈利途徑。而且競爭層面上,也遭遇強勁對手。優酷有愛奇藝、騰訊視頻兩大對頭,在付費用戶規模、制作的內容等方面都難以凌駕于二者之上。

        在一季度電影行業受影響嚴重的情況下,票務平臺淘票票也不好過。此前,阿里影業發布盈利預警預計2020財年凈虧損約11億-12億元。這一數字較上一財年2.54億元的虧損額,同比擴大近4倍。

        雖然長遠來看,疫情的逐步好轉,電影行業很有可能將一個來一波反彈,但目前離整個疫情結束還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全年總票房為22.39億元,總觀影人次6005.57萬,同比減少87.3%,行情不容樂觀。

        3、

        云計算業務的增長,可以說是阿里Q4財報中的一大亮點,期內保持了58%的營收增速,繼續超過百億營收規模。財年收入突破4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62%,由此帶動阿里云估值上漲至770億美元。阿里云在整個阿里巴巴集團自身數字化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早在2015年,阿里巴巴宣布將在5年內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平臺銷售過1萬億美元的公司,2020年,這個目標也正式達成。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這是歷史性的里程碑,并將原因總結為把握住了社會數字化的趨勢。2019年天貓雙11總成交額2684億元,交易峰值54.4萬筆/秒,如此大的交易量對于一家電商平臺來說穩定性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當初阿里巴巴集團決心要發展阿里云的原因。可以說,阿里云是阿里巴巴集團達成萬億美元的技術支撐。

        目前,阿里云在行業內的影響力不斷提高。據Gartner數據顯示,阿里云亞太市場份額排名第一,2019年上漲至28%,逼近亞馬遜和微軟總和。國內市場份額,阿里云排名第一,為46.4%。近期,阿里云宣布未來3年再投2000億元人民幣,加碼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沖刺全球最大的云基礎設施。可見,阿里云野心不小。

        不過,從全球范圍內來看,阿里云占據的市場份額也僅有9.1%,距離老大亞馬遜云的45%還有一定的距離。從營收來看,雖然阿里云本季度的營收達到了122億元,但與亞馬遜云同期的102億美元,約727億人民幣相比,是阿里云單季度營收的數倍。在國內市場上,騰訊云、華為云、百度云、金山云幾朵云也在奮力直追。雖然,阿里云仍舊占據著國內云計算市場的頭部位置,但對手們的進擊不可小覷。

        值得關注的是,阿里云雖然被阿里巴巴寄予厚望也成為其堅實的業務之一,但至今仍未盈利。參考世界范圍內利潤最高的公有云計算服務商AWS,亞馬遜為此投入了20年,直到2015年借助AWS,亞馬遜才走出虧損泥潭,AWS后續成為亞馬遜的利潤發動機??梢姡F在談阿里云大規模的商業化變現還為時尚早。

        電商競爭進入下半場 阿里最大的挑戰者在何方?

        說到挑戰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拼多多。近年來,拼多多從下沉市場開始切入,由此迅速在電商市場站穩腳跟,一度超越京東市值。2020財年,阿里巴巴有超過70%的新增年度活躍消費者來自欠發達地區。在財報會議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透露,中國市場7.26億的年度活躍用戶中,覆蓋了45%的低端城市和農村人群,這表明下沉市場正在賦予阿里巴巴更多的增長動力。同時,也表明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在用戶層面上存在交集,競爭難以避免。

        從營收體量上來講,拼多多自然是不能和阿里巴巴相提并論,但增速卻略勝一籌。據拼多多最新財報顯示,2020年一季度,拼多多營收65.41億元,同比增速達44%,是阿里巴巴22%的兩倍,依舊保持者后來者的高速追趕姿態。

        從運營數據上來看,二者的月活差距進一步縮減。截止2020年3月31日過去12個月拼多多的活躍買家數為6.28億,單季度新增4290萬,同比增長42%。同期,阿里巴巴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為9.6億;國內零售市場移動月活躍用戶達到8.46億;國內年度活躍消費者7.26億,同比增加7200萬,單季增長1500萬。二者的全領域活躍用戶數差距進一步縮小到3.32億。隨著拼多多用戶規模逐漸靠近阿里巴巴,二者在明面上的競爭愈發激烈。但拼多多真的是阿里最大的競爭對手嗎?

        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的競爭主要聚焦于下沉市場,雖然拼多多也在通過百億補貼大戰獲取中高端用戶,但短時期內仍難以改變其形象定位,用戶質量分層仍存在很大區別。目前,兩大平臺之間的競爭雖然是肉眼可見,但中國市場足夠大,可以讓巨頭共存,短時期內仍會維持各自的平行發展,這意味著兩大平臺之間的競爭并沒有到容不下你我的程度。

        阿里巴巴最大的威脅或來自于當下火爆的直播電商。為什么會這么說?

        首先,阿里電商是搜索試電商,而電商直播作為體驗式經濟,與傳統電商邏輯不一樣,擴大了商業規模,對阿里的傳統電商造成了沖擊:一方面,隨著直播電商的興起,商家可以找主播帶貨,不需要找阿里平臺做廣告,這勢必會影響阿里的廣告營收。另一方面,在今年疫情的推動下,直播電商被寄予厚望,成為風口。近期,美國社交媒體Facebook進軍直播電商,市值暴漲。國內電商直播進入第二階段,存量市場的競爭正在加大。抖音和快手都在自建直播體系,對阿里體系的影響不容小覷。

        快手的電商業務從2018開始試水,去年被證實跑通。據相關人士推測,去年快手帶貨達到500億,今年將飆漲至2000億到3000億。抖音起步較晚,但到2019年第三季度,抖音單月直播帶貨也破了10億元,最近兩個月這個數字已經超過30億。有預測顯示,今年抖音直播帶貨很有可能觸及500億。

        過去抖音幾乎是最重要的淘外流量來源,去年六月,有報道稱淘寶與抖音簽訂了70億的年度采購框架協議,其中60億廣告,10億傭金。但抖音從來都不甘心只做導流,從小店的上線,到簽約羅永浩、陳赫孵化自己的頭部帶貨網紅,打造爆款案例,一步步穩步推進著獨立電商的發展。本月初,業內就傳出抖音正式確定要做電商平臺閉環的消息,將以618為節點,開啟品牌招募。

        這樣的速度,令阿里不能不忌憚。目前,淘寶直播正從扶持主播變為扶持商家,以達到淘寶做大“直播電商”盤子的目標。對即將到來的618重視程度更甚從前,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阿里開始在直播電商領域打起防守戰。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直播電商的火還將越燒越烈,阿里巴巴究竟會如何應對我們拭目以待。

        結語:

        總的來講,阿里巴巴今年一季度的這份財報看似不錯,但卻隱藏不少危機,財報公布后股價的下跌也體現了投資者們的擔憂。不過,長遠來看,在云計算領域的快速發展下,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生態系有望與阿里云基礎設施形成協同效應。這也是阿里巴巴能夠收獲各大機構看好的主要原因。

        在近期的機構評級中,巴克萊銀行、摩根士丹利、花旗銀行等多家核心投行先后發布研報,一致看好阿里巴巴股票,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對阿里巴巴而言,眼下尤為關鍵的是,如何打好直播電商的防守戰和突圍戰,維持核心電商的穩定增長,這將成為影響其近期股價表現的一大關鍵因素。

        關鍵詞: 阿里巴巴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