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稱,這只雄貓生活并不輕松,由馬丁·路德-哈勒-維滕貝格大學的阿什莉·哈魯達博士帶領的小組對其進行了研究。哈魯達說:“這只貓活著時有幾處嚴重骨折,”然而,根據非常保守的估計
美媒稱,人們今天所知道普通的家貓可能早在1000多年前就曾作為寵物陪伴哈薩克牧民。研究人員在哈薩克斯坦南部曾經的絲綢之路附近進行發掘時發現了一具幾乎完整的貓骨,對此進行的新分析表明了這一點。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7月9日報道,由馬丁·路德-哈勒-維滕貝格大學、哈薩克斯坦克孜勒奧爾達國立大學、蒂賓根大學和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學院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重建了這只貓的生活,深入揭示了當時人類與寵物之間的關系。這一研究結果將發表在《科學報告》雜志上。
報道稱,這只雄貓生活并不輕松,由馬丁·路德-哈勒-維滕貝格大學的阿什莉·哈魯達博士帶領的小組對其進行了研究。哈魯達說:“這只貓活著時有幾處嚴重骨折,”然而,根據非常保守的估計,這只貓很有可能已經度過了生命的第一年。對哈魯達和她的同事們來說,這清楚地表明人們曾經照顧過這只貓。
在哈薩克斯坦開展研究期間,這位科學家研究了位于該國南部、主要由突厥語系部落奧古茲人居住的早期中世紀定居點占肯特進行挖掘后的發現。她在那里發現了一只保存完好的貓的骨架。
哈魯達表示,這種情況相當罕見,因為通常在發掘過程中只會發現動物的單塊骨頭,據此無法對一只動物的生活得出任何系統性的結論。就人類而言,情況就不同了,因為通常都能找到完整的骨骼。
她說:“人類的骨架就像是一個人的生平傳記。這些骨頭提供了大量關于這個人如何生活以及經歷過什么的信息。”不過就這只貓而言,研究人員很幸運:在它死后,它顯然被埋葬了,因此包括下顎的整個頭骨、上半身部分、腿部和4塊椎骨——都保存了下來。
哈魯達與一個由考古學家和古DNA專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合作。對這只雄貓的骨架的研究揭示了有關其生活的驚人細節。
哈魯達說:“這只貓曾有過多次骨折,但幸免于難,”對骨骼樣本的同位素分析也為研究小組提供了有關這只貓的飲食信息。與發掘期間發現的狗和那個時期的其他貓相比,這只小貓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它肯定是由人類喂養的,因為它在生命即將結束時失去了幾乎所有牙齒。”
DNA分析還證明,這只動物很可能是熱帶草原系的家貓,而不是一種與之關系密切的野生草原貓。據哈魯達說,公元8世紀左右,在這個地區,貓已經被當作寵物飼養,這一點非同尋常。
報道注意到,發現這只貓遺骸的占肯特定居點位于絲綢之路沿線,這是一個由重要商隊路線組成的古老網絡,通過陸路將中亞和東亞與地中海地區連接起來。哈魯達說,這一發現也表明位于絲綢之路沿線的各地區之間存在文化交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