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宏觀 >

        小米再度跌破發行價 “新經濟”缺乏業績支撐

        2018-08-10 15:14:09 來源: 財經網

        號稱年輕人的第一只股票的獨角獸企業小米,上市不到一個月已成為港股熱門股。但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小米,其市場表現卻有點讓人失望。7

        號稱“年輕人的第一只股票”的“獨角獸”企業小米,上市不到一個月已成為港股熱門股。但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小米,其市場表現卻有點讓人失望。7月6日上市首日即告破發,此后運用“綠鞋機制”一度保住了發行價,但好景不長,8月2日再度跌破發行價。當家人雷軍曾在小米上市當天發出豪言壯語:“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這句話如今已吹散在風里。小米曾讓投資人抱有很高期望,當前破發不僅使其形象受損,也令香港股市蒙上陰影。

        “新經濟”缺乏業績支撐

        小米事件并非孤案。去年以來,在港上市的不少“獨角獸”都出現了破發,有的甚至市值腰斬。號稱“科技保險第一股”的眾安在線去年9月IPO后市值最高達到1400億港幣,目前縮水近一半;背靠騰訊的在線閱讀平臺閱文集團去年11月登陸港股,市值最高接近千億港幣,當前蒸發近四成;國內最大的互聯網汽車交易平臺易鑫,股價在上市首日沖高后便一路下探,股價早已腰斬;今年5月港股IPO的中國互聯網醫療第一股平安好醫生除了發行日勉強打平,之后也一路破發。

        這些企業大都以互聯網為平臺進行業務營運,因此都有“新經濟”這樣摩登的標簽。自內地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互聯網+”被公認為最有市場前景的創業方向。

        但“互聯網+”跑得再快,它仍然必須依賴過硬的業績才能站住腳,“新經濟”再新,仍須以實體經濟為基礎。“獨角獸”企業雖因新穎的運作方式吸引了市場目光,但上市后其價格定位還須以業績為軸心展開,而它們在業績上大都經不起檢驗。后來居上的小米也不能超越。最近,小米大張旗鼓地放出了“二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大增48.8%”、“小米將進軍空調領域”等利好消息,即使這是確實的,投資人更需要當下的業績來支撐其價位。

        港股由機構投資者主導,內地IPO中經常使用的過度包裝并沒有多少市場。由于過度包裝很容易導致IPO發行價不留余地,反而致使其上市后的股價運行失去必要的彈性。去年以來在港上市的“獨角獸”企業,有不少目前還處在虧損階段,這是創業企業起步階段難以避免的現象,但畢竟會對市場估值產生壓力。小米本當吸取“獨角獸”破發的教訓,在IPO時設計一個更科學的價格,但遺憾的是,小米為短期利益所惑,IPO時竭澤而漁,導致其上市后受到市場報復。

        港股要吸取A股教訓

        小米破發其實與港股市場今年以來IPO過于密集有關系。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場的IPO企業達到了101家,募資額達到512億港元,這些新股上市后,大多很快跌破發行價。100多家新上市公司中有75家上市后即跌破IPO發行價,其中上市首日即破發的接近一半,跌幅超過四成的也有不少。這深刻地說明了在A股屢試不爽的道理,IPO過于密集,將對二級市場形成壓制,并反過來對IPO企業造成不利影響。

        金融危機爆發以后的十年來,國際金融市場格局出現變化。隨著內地上海等城市的崛起,香港原來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受到一定威脅。特別是香港股市,由于本地上市資源減少,對內地企業的依賴一直很大。因此,當內地IPO的規模開始收縮的時候,香港開始吸收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并為此修改了香港的公司法律,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進入,為小米上市打開了大門。

        除了“獨角獸”,內地一些因政策變化和行情壓力暫時不能上市的地方銀行和大型國企等也紛紛轉道港股。全球收入最高的內地大型國企中國鐵塔也獲準在港IPO,并將于8月8日上市,這是自2010年以來香港規模最大的IPO,它將有效地提升香港市場在全球市場的地位。

        目前,港股IPO依然十分火爆,在A股很難像以往那樣充分發揮IPO融資功能的情況下,香港股市在IPO方面異軍突起,可謂抓住了有利時機,這對香港市場壯大所起到的正面作用不言而喻。但短時間集中上市這么多公司,自然對行情走勢產生不小壓力。曾在A股市場上久治難愈的頑疾,已傳染到港股。

        香港在股市融資功能上有著比A股更成熟的機制,但是,能量再大的市場,若超越了市場規律,就會受到市場懲罰。因此,港股管理者應該吸取A股教訓,重視大面積破發現象,看到港股在喧囂之下存在的隱憂,合理安排IPO和上市節奏,為香港股市的健康發展建立起長效機制。

        關鍵詞: 小米 經濟 業績

        精選 導讀

        募資55億港元萬物云啟動招股 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

        萬科9月19日早間公告,萬物云當日啟動招股,預計發行價介乎每股47 1港元至52 7港元,預計9月29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按發行1 167億股計算,萬

        發布時間: 2022-09-20 10:39
        管理   2022-09-20

        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 隱形重倉股多為高端制造業

        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公募基金二季度持股情況曝光。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全市場基金總數為9794只,資產凈值為269454 75億元,同比上

        發布時間: 2022-09-02 10:45
        資訊   2022-09-02

        又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 上市公司粉飾財報動作不斷

        再有上市公司宣布變賣房產。四川長虹25日稱,擬以1 66億元的轉讓底價掛牌出售31套房產。今年以來,A股公司出售房產不斷。根據記者不完全統

        發布時間: 2022-08-26 09:44
        資訊   2022-08-26

        16天12連板大港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 股份繼續沖高

        回復交易所關注函后,大港股份繼續沖高。8月11日大港股份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接近收盤時觸及漲停,報20 2元 股。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1日

        發布時間: 2022-08-12 09:56
        資訊   2022-08-12

        萬家基金再添第二大股東 中泰證券擬受讓11%基金股權

        7月13日,中泰證券發布公告,擬受讓齊河眾鑫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河眾鑫)所持有的萬家基金11%的股權,交易雙方共同確定本次交易的標的資

        發布時間: 2022-07-14 09:39
        管理   2022-07-14

        央行連續7日每天30億元逆回購 對債市影響如何?

        央行12日再次開展了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10%。這已是央行連續7日每天僅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投放,創下去年1月以來的最低操作規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8
        資訊   2022-07-13

        美元指數創近20年新高 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

        由于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美元指數11日大漲近1%創出近20年新高。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大宗商品均走弱,而黃金期貨創出逾9個月新低。美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36
        資訊   2022-07-13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斯達克跌幅創下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上半年,美股持續回落。數據顯示,道瓊斯指數上半年下跌15 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9 5%,標普500指數下跌20 6%。其中,納斯達克連續

        發布時間: 2022-07-04 09:51
        推薦   2022-07-04

        融資客熱情回升 兩市融資余額月內增加超344億元

        近期A股走強,滬指6月以來上漲4%,融資客熱情明顯回升。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兩市融資余額1 479萬億元,月內增加344 67億元,最近一個半

        發布時間: 2022-06-20 09:41
        資訊   2022-06-20

        4個交易日凈買入超百億元 北向資金持續流入A股市場

        北向資金凈流入態勢延續。繼6月15日凈買入133 59億元后,北向資金6月16日凈買入44 52億元。自5月27日至今,除6月13日以外,北向資金累計凈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37
        推薦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