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7月私募備案規模為793億元,環比上升164%,同比上升407%,回
據財聯社,7月私募備案規模為793億元,環比上升164%,同比上升407%,回到2020~2021年高位水平,而且平均備案規模遠超當時。中信證券渠道調研數據顯示,樣本私募倉位7月以來持續保持在80%以上的高位,8月15日最新倉位為84.1%,充分參與了本輪行情。
私募一般是大資金,也是高凈值客戶主要入市渠道。因此推測,這輪行情推動者并非是散戶,而是面向高凈值客戶的機構。
事實上,今年以來,我也一直強調機構在這輪行情中的重要性。
(相關資料圖)
就在年初,監管就明確: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未來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長10%。業內認為,僅險資入市一項就可以為A股每年新增至少幾千億長期資金。
也就是說機構資金早就開始入市了,大量的資金進入市場,所以我們會看到上半年中特估概念漲得特別好,因為低波動、高息率,是險資非常喜歡 的。之后deepseek的出現,引來一波科技股行情,先是港股,現在是A股的國產替代概念。這些同樣出現機構的身影,因為無論是港股還是科創板,很多散戶達不到這樣的門檻。
險資等機構主要是配置權重股,所以今年上證指數漲得比創業板好。當指數上漲到一定點位如3500點、3600點,技術性牛市開始出現,吸引了眾多個人投資者入場。
7月上交所A股新增開戶數達196萬,相比6月多增31.7萬戶,兩融余額也超過2.1萬億元。
散戶進來了,它們更偏好題材股,但今年哪些題材最豐富?肯定是是科技股,今年科技相關利好政策和消息一個接一個,股價也反復活躍。科技股特別是國產替代概念主陣地是科創板,但機構又是科創板的關鍵參與方。所以后期是機構和散戶共同推動了科技股的牛市。
比如我多次提到的通信ETF(515880)今年大漲超過70%。原因是這個標的指數的光模塊占比達到45%,是人工智能領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以DeepSeek為例,DeepSeek(AI模型)好比“超級大腦”,光模塊好比“超級神經纖維”,沒有這些高速的神經,大腦的各個部分就無法協同工作,會變成一個反應遲鈍、無法思考的“植物人”。
最近DeepSeek-V3.1正式對外發布,未來還會有新的升級。隨著DeepSeek為代表的AI模型不斷發展,股市上的通信ETF(515880)將獲得更大的提振。
可見,這輪行情先是機構推動,后面是機構和散戶共同推動,結果就是科技題材活躍,賺錢效應明顯上升。
不過,與往牛市不同的是,最近兩年散戶改變了單槍直入的做法,而是選擇抗風險能力更高的ETF。
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全市場ETF規模首度突破5萬億元。
有人做過統計,每個萬億元規模突破的時間不斷縮短:第一個萬億元的突破花費近16年,第二個萬億元耗時近3年,第三個萬億元用時約13個月,第四個萬億元用時約7個月,此番第五個萬億元的突破僅耗時4個多月。
ETF規模的上升,是A股生態更健康的標志,說明散戶更成熟、更專業。也將意味著這輪行情抗風險能力更強,更能持續。
注:短期漲跌不預示未來,如提及個股或基金不代表投資建議。投資需謹慎!